高喆
研究方向:城市地理/经济地理/城市与区域规划
教育经历
2009-2014,比利时荷兰语鲁汶大学(K.U.Leuven),城市规划,博士
2007-2009,中山大学,人文地理,硕士
2003-2007,中山大学,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(经济地理),学士
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
2018-至今,华中师范大学,4166am金沙信心之选(中国)有限公司,讲师,硕导
2014-2017,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,高级规划师
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(课题):
(1)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42001188,单位社区绅士化与边缘化的过程、机制与响应研究——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,2021-2023,在研,主持。
(2)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2020CFB350,基于多源数据的湖北省城镇收缩研究:精细识别、影响因素与响应机制,2020-2022,在研,主持。
(3) 华中师范大学教研项目,学科交叉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研究,2021-2022,在研,主持。
(4)华中师范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实验教学项目,城镇收缩背景下的城镇空间识别技术与规划响应,2022,在研,主持。
(5) 华中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,CCNU20QN031,中国新建绅士化的特征、机制与空间响应研究—以武汉市为例,2020-2021,在研,主持。
(6) 华中师范大学新进教师科研启动专项,CCNU18XJ049,武汉城市圈城镇增长与收缩研究,2018-2019,结项,主持。
(7)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41601153,产权制度视角下我国半城市化的微观动力机制研究:以武汉市为例,2017-2019,结项,参加。
主持或参加的主要规划实践项目(课题):
(1)2020-2021,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研究,国家发改委委托,技术骨干。
(2)2020-2021,武汉市东西湖区养老及文体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调研,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委托,项目负责人。
(3)2017-2018,武汉市城市更新总体规划及十三五更新改造行动,武汉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委托,技术骨干。
(4)2016-2017,武汉市中心体系规划,武汉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委托,项目负责人。
(5)2016-2017,武汉市江夏区“城市客厅”实施规划,武汉市江夏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委托,项目负责人。
(6)2015-2016,武汉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,,武汉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委托,项目负责人。
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学术奖励情况
一、著作
(1) Zhe GAO, Chapter 7, Postsocialist Shrinking Cities, 2022(05), Taylor & Francis, DOI10.4324/9780367815011
(2) Zhe GAO, Frank Moulaert. “A supply-side oriented analysis of urban (re)development in China by way of Smith’s rent gap theory”, 2014, 978-94-6018-906-7。
二、期刊论文
(1)朱媛媛(#);汪紫薇;乔花芳;高喆(*).大别山革命老区旅游地“乡土-生态”系统韧性演化规律及影响机制研究,自然资源学报(CSSCI),2022(07)。
(2) Zhe GAO(#), Siqin WANG(*), Jiang GU(*), Chaolin GU, Regina LIU. A community-level study on COVID-19 transmission and policy interventions in Wuhan, China, Cities (SSCI 1区),2022(05).
(3)高喆,邱嘉怡,余家怡,朱媛媛. 学区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及其社会空间重构研究——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,地理科学进展(CSSCI),2022,41(4).
(1) Siqin WANG, Yan LIU, Jack LAM, Zhe GAO(*). Chronic Illness, Subjective Wellbeing, and Health Services Availability,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(SSCI), 2021(08).
(2) Zhe GAO(#), Siqin WANG(*), Jiang GU. Identification and mechanisms of regional urban shrinkage: a case study of Wuhan City in the heart of rapidly growing China,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(SSCI), 2021.
(3) Siqin Wang(#), Mengxi Zhang, Tao Hu, Xiaokang Fu, Zhe GAO(*), Briana Halloran, Yan Liu *,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Network Visualisation of Human Mobility Studies from 1990 to 2020: Emerging Trend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,Sustainability(SSCI),2021.
(4) Zhe GAO(#), Siqin WANG(*), Jiang GU.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smart-city governance: a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public comments in urban China,Sustainability(SSCI),2020, 12, 8605.
(5) 高喆(#),顾朝林(*),顾江.“新型城镇化”与“乡村振兴”场景下新基建对产业转型的启示,经济地理(CSSCI), 2021(04) .
(6) 高喆(#), 顾江(*), 王泽宇, 姜文珺. 正规就业下人口城镇化时间成本与迁徙路径研究——以武汉为例, 城市发展研究(CSSCI), 2020(10).
(6) 高喆(#), 王泽宇, 强婷婷. 中国东部城市等级结构与联系网络研究——基于航空客流数据的分析,城市观察,2020(10)
(7) 高喆(#), 顾江, 顾朝林(*), 翟炜. 美国基础设施状况和重建计划. 世界地理研究(CSSCI扩), 2020(4).
(8) 高喆(#), 顾江, 顾朝林(*), 翟炜. 美国万亿基础设施重建计划分析. 经济地理(CSSCI), 2019(10).
(9) 高喆(#),尹宁玮,童馨仪,李东欣,顾江(*),城镇增长下的收缩:以武汉为例,热带地理(CSCD),2019,39(1):30-35.
(10) 梅琳(#),黄柏石,敖荣军,高喆(*) ,长江中游城市群高速铁路可达性格局及演变,经济地理(CSSCI),2018(6):73-77.
(11) 高喆(#),梅琳(*),多重转型下产业布局规划方法探讨,现代城市研究(CSSCI扩),2018(06):62-68.
(12) 高喆(#),陈伟,宁玲,数据增强设计在武汉市中心体系规划中的应用,规划师(北核),2016,32(12):87-90.
(13) 高喆(#),彭阳,从地租角度看城市更新,中国土地(北核),2016(11):33-34.
(14) 陶慧,高喆,乔婧. 从阈限到融合:基于HIS视角的传统聚落重构路径研究,西北民族研究(CSSCI), 2020(12) .
(15) 朱媛媛(#), 甘依霖, 周笑琪,高喆(*).网络零售背景下武汉市城市文化消费空间解构,城市问题(CSSCI), 2020(09).
(16) 甘依霖; 朱媛媛; 陈四云; 高喆. 后疫情时代武汉市城市文化消费空间解构——以实体书店为例,地域研究与开发(CSCD),2020(12)
(17) 崔家兴(#), 高喆, 滕媛媛, 王山海,顾江(*). 湖北省乡村人口外流格局特征与演变机制. 现代城市研究(CSSCI扩), 2019(11).
获奖
(1) 《武汉市城市更新总体规划及十三五更新改造行动规划》,2017年度湖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(城市规划)三等奖,证书编号(2017)CG-1-3-35。
(2) 《武汉市中心体系规划研究》,2017年度湖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(城市规划)表扬奖,证书编号(2017)CG-1-BY-09。
(3) 2016年“武汉市人民政府博士资助”人选。
指导学生
(1)“朽木生花:武汉市新生文化消费空间调研”,武汉市鲍鼎杯社会调查征集优秀奖(三等奖),负责人邱嘉怡,2022
(2)“城市基层治理认知地图”,华中师范大学互联网+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银奖,负责人强婷婷,2020。
(3)“新数据与技术环境下的大学校园意向感知”,华中师范大学挑战杯三等奖,负责人李昱霄,2020。
(4)“后增长时代下的城镇发展新现象”,华中师范大学挑战杯三等奖,负责人尹宁玮,2020。
邮箱 gaozhe@ccnu.edu.cn